薛岳若还在,刚过66岁生日,算起来,他只比罗大佑小两个多月。
不过,他的形象永远凝定在36岁:1990年11月7日,在抱病办完不可思议的「灼热的生命」国父纪念馆演唱会之后一个半月,薛岳肝癌辞世,他的歌手生涯只有短短七年,留下五张录音室专辑、一套身后发行的实况专辑。到今年11月,薛岳辞世整整三十年了。
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?薛岳当年的朋友,也都进入「后中年」的熟龄了。大家都没有忘记他,想在这个充满着陌生旋律的时代,再次聚首,唱唱他的歌,并且办个小展览,让年轻人认识一下这位传说中的台湾摇滚先驱。还有,当年那场演唱会的筹办和演出过程都由导演钟幼君纪录了下来,事隔三十年,终于要以《最后的91天》为名,初次公开放映这部极其珍贵的纪录片。
这一系列活动的统筹,是杨嘉:她是资深唱片企划,也是非常厉害的广播DJ前辈。当年薛岳放弃收入优渥的专业鼓手身分,想出版个人摇滚专辑,在「拍谱」唱片工作的杨嘉,是唱片圈极少数听得懂他要做的事、并且愿意全力支持的伯乐。杨嘉和薛岳就这样一直合作到他生命的最后,她懂得他的梦想,见证他短短几年间脱胎换骨的淬链和改变,包容他的急性子和坏脾气。她既是一身反骨的资深摇滚迷,却也是必须面对市场的唱片公司A&R,在薛岳短短七年的歌手生涯里,杨嘉和他一起找到了音乐风格的出路,更让老搭档「幻眼」乐团从舞台上的伙伴进一步成为称职的录音室乐手,居功厥伟。
今年这系列活动的「顾问」,家母陶晓清,则是薛岳另一位忘年交。薛岳从乐师圈子、俱乐部乐队、综艺节目和秀场鼓手的世界转换场景,在筹备出版个人专辑的过程认识了一群来自校园民歌圈的「文青」,后来甚至参演了卓明导演兰陵剧坊的戏,让他大开眼界。卓明和陶晓清后来组织了歌手的成长团体,定期上课,这段经验对薛岳影响极深。他开始大量阅读,大量聆听之前不听的音乐,迷上了爵士乐,不懂就到处问人,很快,整个人的涵养和气质,做音乐的眼界,就都不一样了。1987年他生平第一次获得资方完全支持、不必妥协市场考量,100%个人意志完成的专辑《情不自禁》,至今仍是台湾摇滚史超前时代的杰作,但唱片公司没多久就结束营业,专辑也绝版多年,始终是我心目中一张不该被埋没的经典。
1989年底,薛岳确诊肝癌,次年三月仍决定拖着病体跟着陶晓清率领的团队,再次远赴美国巡回演唱。之后,筹录最后一张专辑《生老病死》,因为体弱,一天只能工作三小时,超过时间就会发烧,体力透支。做完这张唱片,他还坚持要办一场大型演唱会,结合他那些年学到的剧场式的概念,并且邀请郭子担任演唱会导演(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做这件事,后来竟成为他的专长)。薛岳身患绝症变成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头条,也让他有了从没获得过的大量关注。演唱会筹备期间,薛岳卯足力气参与各种公益活动,希望利用这些关注,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陶晓清回忆:直到演唱会开演前一天,大家都准备了B计画,就是万一薛岳无法上台,甚至骤逝,这场演唱会就会立刻改成「向薛岳致敬」的演出,连要找哪些人来唱他的歌都排好了。瘦削虚弱的薛岳走上舞台的那一刻,医护团队在后台待命,随时有状况就可以上担架,救护车直奔医院,没有人知道他能不能撑完全场。他唱着的时候,常要把手伸进宽松的外套里,按住胸腹,因为一用力就会痛。
然而他唱得好极了,从开场〈灼热的生命〉第一句,到安可曲〈机场〉的最后一句,薛岳把生命蓄积的所有能量一滴不留全数付给了这一晚,成全了一场台湾流行乐史绝无仅有的震撼灵魂的演唱会。「用生命做音乐」从此不再是譬喻,而是真真实实的经验,每一个当天在场的观众,每一个听过这场实况的人,都可以作证。
薛岳的故事很多。尽管只有短短七年歌手生涯,留下的作品却丰富多样、极耐咀嚼。和他合作的乐手、词曲作者、制作人,如今回看,许多都是那个世代最精采的将才。这集节目,作为曾经被薛岳疼爱过、看过许多他的演出的后辈,我和两位他的老朋友(也都是陪我长大的长辈),用两个小时一起回忆这个很值得想念的家伙。谢谢她们,成全了我长久以来做这样一集节目的心愿。
按:星期五的薛岳纪念演唱会,门票早已售罄,将会由公视纪录转播,敬请期待。《最后的91天》放映会票券也早已售完,未来是否能在OTT平台播放,还在努力争取。
另外,薛岳的全部录音作品,将会整理之后上架数位平台,让年轻人也可以好好认识这位超前时代的音乐先驱。这真是太好了。感谢每一位促成此事的人,尤其是杨嘉!
播出曲目:
组曲:海拔三千/摇滚舞台/另一个境界/温柔的拒绝/失去联络/你在烦恼些什么,亲爱的?/不要在街上吻我(Live, 1990/9/17「灼热的生命」演唱会)
摇滚舞台(1983)
摇滚舞台(Live,李宗盛、五月天,2000薛岳逝世十周年纪念演出实况)
机场(1985)
需要你Baby(1986)
情不自禁(1987)
补习街(1987)
日子才会比较好过(1987)
你在烦恼些什么呢?亲爱的(1987)
灼热的生命(1990)
如果还有明天(Live, 1990/9/17「灼热的生命」演唱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