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心目中,台湾流行乐史有这么几位编曲、作曲的「大师级」前辈,有能力调度「大场面」,指挥整个管弦乐团,创造荡气回肠的史诗:才情如天外飞来的李泰祥、兼容并蓄的陈志远、激情不失严整的张弘毅、和大胆不失细腻的陈扬。
时至今日,我想钟兴民就算不是唯一,也是屈指可数的后继者,能够接下前辈的衣钵,发扬光大,甚至青出于蓝。他调度大场面的气魄和能耐,放眼中文世界鲜有对手。不只如此,他处理摇滚、电音、舞曲、抒情曲、R&B、民谣,也总能创造别出心裁的视野,不知不觉拓宽了千千万万人对流行音乐这门手艺的想像。27次入围金曲奖,获奖七座,则犹其余事了。
去年底, 钟兴民(大家叫他Baby老师)寄了刚完成的《本来面目》配乐给我,并没有说这是为圣严法师纪录片做的配乐,我也就在毫无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放出来听,真的不夸张,刚出来三个音我就怔住,之后一路愈听愈感动,莫可名状,只能说灵性充满,细腻大气。
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为张钊维导演的纪录片所作,其中两首歌甚至是在法鼓山大雄宝殿现场录制。许多人说看《本来面目》不知为什么眼泪就掉不停,我猜,钟兴民的配乐也有不小的功劳。这部配乐作品在31届金曲奖获四项提名,但钟兴民没法出席颁奖礼,他在中山堂光复厅办音乐会呢。「没办法,场地一年前就订好了。」他苦笑着说。
是的,10月2/3/4三天,钟兴民终于要连办四场音乐会,展现他从八十年代加入台湾摇滚先驱「红蚂蚁」迄今三十几年,作曲、编曲、配乐、创作的多方面才华,邀请优席夫、萧煌奇、桑布伊(前两场)、9m88(首场)、阿爆(第四场)担任嘉宾,他将亲自编曲、指挥包括十二人弦乐团的大编制乐团,由多年战友黄韵玲担任制作人。这是台湾流行乐坛的盛事,而票竟然还没卖完,手脚请快:
两厅院售票网 本我Initial Value 钟兴民音乐会Initial Value Baby-C Concert 「本我Initial Value钟兴民音乐会」 …
录这期节目的前几天,我请钟兴民列五首对他自己意义深远的歌,搭配新作《本来面目》配乐一起播出。直到录音当天中午,他才给出这个歌单,便是节目后半播出的曲目了。
于是这集节目,我从感动许多人的世大运闭幕式音乐〈薪传〉播起:这场演出,是时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的钟永丰自谓他任内最得意的一件事,也是钟兴民呕心沥血的巨作,注定留名青史。接着,我们从1985年在南台湾成立的「红蚂蚁合唱团」说起,当时键盘手钟兴民是怎么想到〈爱情酿的酒〉那洗脑的前奏riff?资源相对匮乏的南台湾又是怎样孕育出这支早熟的摇滚乐团?钟兴民更告诉我们:他很早很早很早就决定这辈子要做的事了,尽管也曾处处碰壁、一穷二白,这样的志愿从来不曾改变。
然后我们听了他为3D纪录片《美力台湾》做的配乐,连结到《本来面目》在大雄宝殿的录音,这便是我说的,不仅有过人的作曲才华,更能见识调度大场面的功力。
接下来的五首歌,串起钟兴民在流行音乐圈的编曲历程,从见习阶段到决心出国进修,到后来已能「无入而不自得」,为流行歌融入各种非典型的新鲜元素,那又是另一种炉火纯青的「场面调度」的功力了。
这些年,钟兴民和黄韵玲合组「果核音乐」,戮力发掘、鼓励年轻世代的音乐人,备尝艰辛。其实以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江湖地位,尽可多接大案子,多赚人民币。照我看,这些年他们选的另外一条路,简直是自找麻烦、自讨苦吃。钟兴民和小玲已是无庸置疑的「大师级」,却始终谦卑而虚心,始终尊敬专业,不断学习,持续为自己在乎的音乐奔忙。我以为,他们值得更多、更多的敬意和肯定。
钟兴民念兹在兹的,始终是我们的人才能不能打开眼界,理解什么是「世界级」的「专业高标」。他在节目里说了和欧洲音乐家合作的经验,以及专业编曲该怎么做才对得起真正专业的乐手:你得事先做足准备,给的东西够清楚,现场就能有效率地执行你要的成果,毕竟在专业的现场,分秒必争,是没有时间让你们慢慢谈感情的!我想,这对许多年轻同行来说,应该是醍醐灌顶吧?至少,我是。
谢谢Baby老师给了我们这么多。下次继续请益,我们一定要再聊。
播出曲目:
薪传(2017世大运闭幕会音乐)
红蚂蚁/爱情酿的酒
红蚂蚁/祭(回忆)
美力台湾
慈悲心(本来面目)
无常(本来面目)
王菲/眷恋
李玟/暗示
周杰伦/双截棍
蔡依林/布拉格广场
张惠妹/冲动